2022年8月15日是雷锋同志因公殉职60周年纪念日。近日。为了向雷锋同志表达崇高的敬意。向雷锋精神献礼。湖南雷锋纪念馆完成了《雷锋年谱》的编写工作。该书以时间为轴。记叙了雷锋的生平经历、成长轨迹和思想动态。兼收雷锋同志部分代表作。全面展现了雷锋同志短暂却光辉的一生。为广大学者和读者研究学习雷锋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雷锋年谱》以白描式的笔触、开阔的历史视角书写雷锋生平。还原雷锋精神的脉络源流。雷锋花火般绽放的生命历程短短二十二载。铮铮螺丝钉魂。通过一本书再现读者面前。
大众眼中的“雷锋”多是“做好事不留名”“做一颗螺丝钉”“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些耳熟能详的雷锋故事。大都是讲述雷锋奉献与自强的“高光片段”。却很少提及雷锋性格及品行的养成。而《雷锋年谱》独具特色之处。正在于此。譬如。书中详实记载了雷锋成长的点滴——童年时期的雷锋。有着疼爱他的六叔祖父、六叔祖母、堂叔雷明光;有格外照顾他。并曾亲自送他上学的乡长彭德茂;有言传身教给他讲“螺丝钉”道理的县委书记张兴玉……雷锋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旧社会的苦不是一个人的苦。不是一家人的苦。而是千千万万人的苦。”“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所有受苦受难的人民。”书中娓娓道来。以细节温暖人心。在细数雷锋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中。让我们再次感怀于雷锋的光荣事迹。毫无突兀、夸张之感。
这些“独到之处”也与《雷锋年谱》的叙事结构有关。我们发现。从拿到解放军钢笔的“庚伢子”。到大会上发言的光荣标兵。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串起雷锋事迹。展现出一种精神形成的内在动力。
这种编年体式的体裁让叙述更加精炼。充分诠释出雷锋身上蕴含的令人敬仰的精神。记录过程中。书中添加了诸多注释:叙述对母亲含恨自尽之事时。附上了雷锋提及此事的报告;叙述雷锋9岁时帮助共产党人躲避追捕时。附上了石天柱的回忆等等……凡此种种。形成了一个个隐形的逻辑节点。让前因后果更清晰。逻辑更流畅。
浅浅书页。深深温情。翻开书页。见微知著。
本书兼有史学的严谨与文学的抒情。一方面着重记录雷锋从18岁到22岁之间的事迹。突出其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坚韧自强的精神风貌与性格特征。同时对雷锋家世进行梳理、对书中人物附以简单介绍。显得情真意切、令人信服。另一方面穿插雷锋原创日记诗歌。使得这部编年体的书籍更加丰满完整。立体可感。
从方法论看。本书拓宽了雷锋精神的研究视点。揭示出雷锋精神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需要久久为功的培养。对于当代青年铸牢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另一个关键是。本书布局精巧。善于组织运用史料。考据征引去伪存真、互为佐证。因此以史实为支撑。最大限度保证了叙述的真实客观。拉近了雷锋与人们的距离。
“只要你还记得我。我就永远活着。”
雷锋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红色文化的最好结合。并荣列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名录。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压舱石”。必将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生生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液。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自强不息。
就此而言。《雷锋年谱》独辟蹊径。让人触摸到更有温度的历史。让雷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让雷锋精神价值永恒。无疑实现了一本书最可贵的价值。愿以此书为勉。吾辈传承好雷锋精神。世代赓续奋斗。共赴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文/刘家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