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广州。不少社工组织推出了“电话大使”服务。让退休不久的初老者通过电话聊天的方式为独居长者、高龄长者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长者提供电话聊天和心理疏导服务。如果老人有需求。初老者还会上门为高龄长者服务。“初老服务老老”不仅为初老者提供了发挥余热的机会。也由于“老伙计”之间往往没有代沟。这种服务模式深受高龄老人欢迎。(9月15日《广州日报》)
“初老”。顾名思义。就是虽然已经步入老人的行列。但年龄还不是很大。尤其是身体还算硬朗的老年人。而“耄耋”则专门指八九十岁的老人。以街道、社区的社工组织为平台。让“初老”老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对街道和社区高龄老人的服务当中去。这种做法在广州越来越多的街道和社区出现。得到了高龄老人和其家属的一致肯定和支持。
对于“初老”老人来说。他们主要通过打电话。为辖区的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聊天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方式。可以让那些空巢、独居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心理上的抚慰;如果老人有现实生活中的需要。这些“初老”志愿者也会登门拜访。帮助那些“老哥老姐”清洁个人卫生、做做家务。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等等。
如此一来。对于被服务的高龄老人群体来说。不但通过电话聊天。排遣了孤独和寂寞。也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比如“初老”志愿者如果打电话过去没有人接听。那么。就可能意味着老人遭遇了意外情况。这时志愿者就可以联系社区工作人员或者老人的子女等亲属。前去查看情况。避免意外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推出“电话大使”服务。对高龄长者来说是一种保障。让那些长期处于“关怀饥渴”的老人得到心理慰藉或上门服务。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这种心理抚慰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奔赴”。对于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初老”志愿者来说。他们虽然退休了。但身体还很硬朗。一下子从繁忙的工作中脱身。难免会有很多不适应;通过担任“电话大使”等志愿者。对比自己年龄更大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不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同时也因为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感觉到自己退休以后仍旧被他人所需要而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初老”帮耄耋。夕阳更美好。伴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身边需要服务的老人将越来越多。在子女有心无力的情况下。如何引导更多的“初老”老人加入社会组织。以志愿者的身份来为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无疑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苑广阔)
上一篇:致敬农民,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