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三联岛》周立波
游南三联岛
周立波
不久以前。在一个温暖的日子里。我们游历了南三联岛。
岛在湛江东面的近海。上午九时。从广州湾的旧码头搭上登陆艇。我们坐在甲板。海里有风。略带凉意。一望深蓝的水面。有几只木船。扬起黄褐色风篷。悠然地无声地移动。对面靠左。在目力能及的地方。依稀显露的黑沉沉的一线。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启碇以后。小艇渐渐发挥积极性。越走越快了。机舱里。马达发出跟普通轮船一样的热闹的声响。波浪不大。船身一点也不颠簸。约莫一个钟头的光景。我们就看见了岛上的碧绿的林带和雪白的沙滩。水手们一边用绳尺测量海水的深浅。一边把船慢慢地驶近沙岸。随即放下船头的搭板。大家跳到岸上。横过沙滩;公路上有一辆卡车在等待着。人们纷纷上了车。我正患伤风。李立同志要我坐在司机座舱里。另外有位同志跟我坐在一起。车子前进时。承他一路介绍岛上的情况。他说。先前的南三是一个贫瘠的荒岛。树木稀零。淡水奇缺。粮食产量低。居民吃不饱。民间有句话。“有女不嫁南三仔”;只隔一条狭窄的海峡。陆上的姑娘昌不肯到这里来的。现在。这十一个互不相联的小岛。除特呈岛外。都联成了一片。气魄宏伟的勤劳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发挥了移山倒海的威力。他们筑起了十四条长长的海堤。把九个小海从大洋截开。使它们变成几万亩良田。平整地种水稻。插红薯;低洼处蓄积雨水。来灌溉田土。供人饮用。现在。南三岛已经是个富庶、美丽的地方。
车子驰过一段略低的大路。两旁是平阔的水田。同座说:“这里从前就是海。”
车子“飘”过了“海峡”。在铺满黄沙和衰草的路上继续往前跑。沿途惊走了好多鸡鸭。一群毛羽灰黑的阳江鹅看见车来了。边躲边叫。其中有只大公鹅威武地把颈子伸起。嘎嘎地大嚷。声音压倒了它的同伴的合唱。一群雪白的鸭子在池沼里结成整齐的一片。从容地游走。讲解的同志说。这是北京鸭;它们从冰天雪吃青草。忽然听见背后发出一种稀有的。越来越近的音响。它回赛一赛脚劲。但由于肚子太大。脂肪也过于丰富。才跑一小段。只得认输。拐弯闪到水田里去了。广东三鸟多。在这条路上也看得出来。广东的牛大都壮实。可见饲料是足的。
一畦畦红薯的翡青的叶子。有的封了垅。开着蓝色的喇叭花;有的才插下。在这岛上。跟广东其他的地方一样。一年到头都是无霜期。都宜于栽种。只要有水、有肥、有足够的劳力。
红薯土和蔬菜园的四围土埂上。蓄着仙人掌。据说是当作篱笆。防止猪牛践踏作物的。
到达一段低洼的湿地。这里从前也是海。人们正在用木头垫高路面。车子只好停下来等待。李立同志说。“我们走路吧。”大家就弃车步行。穿过一片木麻黄丛林。我们到了灯塔公社的办公楼。这楼有两层。是用木麻黄造的。走上不陡的木梯。来到二层一间长长的大房里。我们分散坐在木椅子和木凳子上面。一痊赤脚姑娘一连端出三大盆花生。我们这起人。无论男和女。因为走了一段路。对待花生都表现了异常的热情。随后。赤脚姑娘又端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来。
吃罢饭。大家就座。区委有位同志挂起一幅画在白布上面的地图。手指挂图。他殷勤地运用好多数字来介绍岛上过去和现在的景况。岛上的党的区委会领导着三个公社。原先。这里怕旱怕风也怕沙。四周被水包围的一片片土地。却缺乏淡水。挖井很困难。掘浅了。没有水。打深了。沙壁会塌。现在。人们堵起九个海把它们变成了九片小平野;在低洼地方。社员们筑堤蓄水。造成水库。灌田饮用和养鱼。
岛上风多。1954年秋天那次十二级台风。给人们留下可怖的印象。台风一起。飞沙走石;吹断的树木到处乱撞;房屋的顶盖飘上了天空;人畜也死去不少。而海滩的流沙。凭着风浪和潮汐的推力。成年累月往里边移动。淹没近海的村庄和田亩。
三种灾难。多少年来。岛上的人们都无法抵御。只好把它们归于天意。
解放后。党和政府发现了木麻黄这一种宝树。
木麻黄、相思树和大叶桉。同是炎州速长的坚木。防风的能手。木麻黄尤为珍贵。这种树木容易种。把它随手插在沙地里。十株准有九株活。而且长得快。三五年可以成林。它有一个怪脾气。喜欢海边贫瘠的含碱的沙地;如果把它插在不长庄稼的荒滩。它会一股劲地往上长。要是优待它。邀请它到好的土壤去安家。它倒懒洋洋地不肯长。几年都保持萎靡不振的原来的样子。几年以来。南三联岛的人们在环绕全岛的荒沙地里。种了四千三百万棵木麻黄。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一条宽阔的、稠密的林带。它不但能够防风。沙灾也给消灭了。潮水推搡着海沙往岸上奔带。它不但能够防风。沙灾也给消灭了。潮水推搡着海沙往岸上奔袭。碰到新来的木麻黄硬汉。只好站住脚;风浪卷起的第二批沙子。又被第一批同尖所阻挡。只得也往海里撤。把海水挤开。占住它让出的地盘。三年前。挨近海水栽了木麻黄的地方。到如今。沙滩加宽了一百米左右。又能栽种木麻黄。从前是沙淹回航;黄昏时节到达了湛江。
作者简介:周立波(1908——1979)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周绍仪。周凤翔。周奉梧。湖南省益阳县清溪村人。1928年开始写作。1934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左联党团工作。任《每周文学》编辑。抗战开始。他作为战地记者。写了《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报告文学。1939年到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后任《解放日报》副刊部副部长。1944年随王震三五九旅南下。次年随军回师北上。1946年冬到沈阳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室主任。1955年回故乡落户。并任湖南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他的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铁水奔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铁门里》、《禾场上》;散文、报导集《战场三记》、《苏联札记》、《战地日记》、《散文特写选》等。1966年写了著名散文《韶山的节日》。1978年发表的《湘江一夜》。曾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笔调轻松幽默。喜用方言。富有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