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就像一扇窗,阅读一本书就如同打开一扇窗,只有打开这扇窗,才能看到窗外的世界。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最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读书交流,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经常会思考什么是“大语文观”。现在读李怀源老师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我想,李老师提出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之一。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就整体教学而言,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早有论述。就拿国内来说,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我国诸多教育家、思想家就明确提出了整体教学的重要性。霍懋征老师对于小学阶段进行单元教学的解释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所谓合理地组织语文,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的和需要,把联系紧密或者相同之处的教材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教学单元。在单元教学中,有的精讲,有的略讲,有的留给学生自己阅读。”“用一带二、举一反三的办法进行教学,不仅大大加快了教学进度,而且让学生读得多,扩大了眼界,掌握知识也就更加丰富、更加牢固,能力的提高也就更快了。”以上种种,都可以理解为对于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诠释。李怀源老师在对前人教育理念的解读之上,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更深一步研究,进一步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化、系统化,把“教科书”“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从学生本位出发,“致力于用教材的体裁、教材的主题、教材的结构、语文能力、语言特点、年段特点、教学方式这些线编织成一张语文网,一张蹦蹦床一样的弹力网,语文教师和学生就舞在网中央,获得能力与精神的共同成长。”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整合了教学资源,优化了学习过程,注重语言积累,强化言语实践,服务实际教学,立足长远发展,使得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地得到统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预习、理解、领悟表达、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引领,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语言材料,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语文学习能力,将来能够凭借这些能力和经验进行更持久的学习。
李怀源老师在书中提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大语文观,就必须将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看做一个整体,从全局出发,构建更大格局的思想体系。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摆脱碎片化的现象,真正实现“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理想教学境界。
近期在刘洁校长的推荐下我读了李怀源老师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拿到这本书我眼前一亮,因为它不仅有理论指导还有课例可以借鉴,这是一本真正能助推我成长的好书。现将我的收获及感想做零散的记录: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让我对单元整体教学才有了系统且全新的认识。本书中讲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课程的内容包括教科书、整本书和语文实践活动,并建立了基本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操作体系、评价体系。整体教学的实施,要落实三个基本原则,即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以整合为基本教学理念,以探究作为基本学习方式。整体课程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以“联结”“转变”“超越”为主要特征。单元整体是思维方式和结构方式。各个词语的定位是:“小学”是课程立场,“单元”是课程单位,“整体”是思维方式,“课程”是框架结构,“实施”是操作程序,“评价”是调整过程,“体系”是关联系统。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与以往的单篇教学不同。就教材特点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而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先整合了教材,然后注重学生多层级阅读能力的培养。单篇教学倾向于理解课文内容,走不出内容分析的套路。一般以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或包括补充的课文为教学材料,通过比较、推论等方式,除了解释文章内容外,更重视对表达方式的领悟。以往的语文教学也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就是“听说读写”,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重视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但是更重视学生整合信息、合理推论、创意阅读等方面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上都比单篇教学更丰富。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与以往的单元教学也是有区别的。以往的单元教学把单元也当作一个整体,突出知识的学习,突出单元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更强调单元的整体性,同时把在单元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能力作为单元学习的重点。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语文教学都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教材问题,二是教学问题。教材决定着教学内容,也就是“教什么”;教学决定着教学范式,也就是“怎么教”。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范式,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解决语文教学问题,就要从这两个问题入手。尊重教材,教好教材,同时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遵循传统语文学习的规律,又要吸纳外来的学习理论。根据以往的研究,无论哪一种教学创新的余地都很小,为什么呢?因为面对的只是教材不同了,而教学问题是相同的,面对的教与学的矛盾是无时不在的。前人遇到的问题,我们同样会遇到;外国人遇到的问题,我们同样会遇到。另外,教学又是永远在发展的,因为教育的对象在发展,他们的认知水平在提高,他们的学科视野在拓宽。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试图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在教材上,把教科书课文整合在一起,同时引进供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多样而丰富的教材,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李怀源老师说过,不论你的起点有多低,只要你是一个语文老师,只要你认字,就能实现你理想化的教学,使我们的生命更有质量,更有广度和深度。这让我陡增了信心。他还说,所有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同事,不管你持什么观点,我们都可以交流,不管你持什么样的想法,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做法,都可以沟通。因为我们手里抓着的是孩子的前途和命运。我希望自己学校的老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推手,因为老师就像三级火箭里的第三级,家庭作为一级推到学校,家庭就慢慢脱离了,学校作为二级推给老师,老师在第三级用生命的动力帮助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向他生命的轨道上去运转,若能够成功送上蓝天大放光彩,这就是作为一个普通教育者的最大欣慰和最终目的。我觉得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同时我也感觉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价值所在,能够用生命的动力把学生送入成功的轨道这是一件何等有成就感的事啊!
“语文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曾经对单篇的课文从不同维度设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总体感觉学生还是以完成单篇课文的学习为目标,更侧重于对篇目的个性化学习,一册书学完,学生精疲力尽,对单元要素的把握不够明细。究其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学生尚未形成结构化知识,尚未构建起整册教材的知识模型,可想而知,学生又怎能灵活运用方法,形成技能呢。李怀源老师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所推行的整体单元教学理念,打破逐篇课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把单元课文语文园地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组织实施教学。其实在此前也曾接触整体教学的理念和做法,只是感觉理念新颖,在教学中具体执行起来不知如何落地。李老师在书中深入的解读了语文整体教学理念,系统清晰的呈现了如何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李老师将单元整体教学在模块教学中落实。
李老师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将每个单元课文分为7个教学模块:预习、理解内容、领悟表达、口语与习作、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检测。每个模块进行时间大概限定为2课时,基本用14课时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样我们的老师就会清晰如何做到“课时压缩”。如何使得语文教学从只“教课本”走向“课外阅读”和“语文实践”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这个李老师已经进行了探索,还提供的了各个年级的教学案例,这本书就是很好教学扶手,帮助我们解决根本问题。受其启发,我开始尝试探索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单元整体教学,促使学生深度思考、深度理解,并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一、设置整体预习单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预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前学生的预习往往浮在表层,大致是读通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感知主要内容,或思考下课后题等等,学生对课文的思索基本上处于浅层思考。李老师的“单元预习理解”模块设置单元整体预习单,从不同纬度引领学生对单元课文内容、主题、写法等等进行横向的梳理其相同点与不同点,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文本。
例如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教学时可设计如下单元预习单。
通过整体预习单的设置,学生通过填写表格,对主要内容的梳理,发现作者选择某一时段的景物进行细致地描绘,寄托着作者特有的情愫。这便是写景类文章的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方法”在预习中也进行了重点落实,将四篇课文中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句子整合在一起,体会静态描写是对事物静止态的描写,一般着眼于事物的外形、颜色等的描写,动态描写则是对事物的运动变化态的描写,一般着眼于对事物声音、变化姿态的描写。在预习中将单元篇目进行整合,便于学生单元要素的深入把握。
一、单元横向关联深入领悟表达
部编语文采用双线结构进行编排,每单元表达要素是必须落实的重点之一。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二是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在“领悟表达”这一模块的教学中,首先引领学生体会《太阳》一课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表达作用,再品读体会《松鼠》一课中运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对两篇课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对比,得出《太阳》一课语言平实、准确,而《松鼠》一课语言生动。为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做好铺垫。
二、积累运用与文本教学巧妙整合
部编语文设置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侧重于对单元知识的拓展积累与应用,故而在教学中不能将其与课文教学割裂开来,如何讲这些训练点与课文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非常值得深思。
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别从“口语交际:演讲”与“习作:多彩的活动”两个层面设计了表达任务,虽然看似与课文毫无关联,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首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完全可以按照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演讲,使其自主搜集演讲稿,或直接利用课文资源,让学生将课文作为演讲案例宣传爱国情。演讲的基本要求便是要声情并茂,将语篇阅读与演讲活动结合起来,那么不仅可利用学生在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使其实现动情演讲,还可于无形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认识,深化学生的阅读印象。再从“习作:多彩的活动”来说,学生是否可以抓住关键场景记录多彩的活动,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质量。对于这一写作问题,利用《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引导学生仿写,使其认真分析课文是如何记录开国大典活动的,由此帮助学生确定叙述活动的顺序、画面与表达方式,通过读写整合活动帮助学生确定作文大纲,使其积极写作、自主表达。除此之外,在描写多彩活动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描写相关人员,而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写作任务。对此,利用《灯光》《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课文的人物塑造方法引导学生积累书面语言,使其从中总结写作技巧,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写作。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对整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压缩了学习“教材”时间,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内外拓展延伸。助推学生的语文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拿到李怀源老师这本《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我是从蒙圈到茫然,然后逐渐清晰明朗再到震撼。
乍一看我还在想,这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对我这个一线老师来说,到底实践性强不强?读着读着,我才知道,这就是李老师研究多年并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我也注意到过单元整体教学这个体系,并想跻身实践这样的策略,但也仅限于跟着课标走,根据每单元的人文主题设定教学目标,还未达到去思考关于课程体系建立这样科学先进的理念。
在李老师关于课程体系建立过程这一章节的理论中,了解到他的研究过程包括明确目标和内容阶段,就用了两年之久,不由感慨他就是一名潜心研究教育的专家。后期的确定框架,定名,到现在还致力于完善和推广,一直在努力前行。我甚是敬佩,也很荣幸,能学到这么宝贵的经验。
整体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第一版块儿是课程目标体系。李老师提出,单元整体目标的设计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课程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来说,能更好的实现教学序列化。
学以致用,我正在准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这个单元是一个很新颖的模式,是一个习作单元,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作文,对写作手法和技巧都很陌生,所以我想,本单元的重点不应该是过度分析课文,应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从而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以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育学生像作者们那样留心观察,从而实现本单元人文主题的渗透。
这本书的精华还有很多,我会一直潜心去读,去思考,去研究,我需要慢慢消化这些理论知识,并且要多多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单元整体教学发展的历史,到现在有近百年的时间。它不是一个现在才提出来的一个教学理念,它经历了民国初期以及解放后初期到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时间。在历史的洪流中,语文教学不断改革与进步,到80年代,才开始在少数地区的中学进行实验。
随着越来越多老师的研究与探索,发现整体教学的主要特征,其实还是一个语文能力的充分解读。学习语文是学习其他任何科目的一个基础,作为中国人而言。还是要学好自己的母语。而小学语文又是学好母语的基础,学好小学语文,这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个实践活动。作为一线教师的小学语文老师来说,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一辈子的习惯,让他们能够拥有自己的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最终目标,也是单元教学理念提出的重要观点。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提出,与以往语文教学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还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作为一线的教师,在实践课堂中不能仅仅把教材上的文章当做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还要把课文当作学习语文,发展语言的材料。通过一篇文章或者说一单元的一系列文章,带动学生去读相关的、类似的、有关联的更多的文章,以期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教材只是学习材料,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材料,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才是学习小学语文的真正目的。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要把教育对象当做生命个体来尊重的,因为语文学习的最终归宿是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语言,正确规划自己美好未来生活的。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就是,它把培养对象以及学生的长远发展做核心去研究,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最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读书交流5篇】相关推荐文章: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理论与实务读书交流2023
最新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总结博客 教师读书交流活动总结发言稿(5篇)
2023年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十二篇)
最新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十二篇)
最新小学语文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