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研修心得体会(通用23篇)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有体会,现小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化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我注重贯彻新课改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构件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动脑、互相协作、互相研究,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是此课的指导思想。
通过20xx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继续教育的学习,使我越发感到教师要做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有一泉源源不断清澈新鲜的活水。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优秀文章,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今后,我一定要加强学习,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们通过网络向大家诠释着,面对社会的发展,我们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然后,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构建以及编写依据、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行为的区别、评价体系的变化等方面。有的教师重点讲解了,当前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分析和当前体育教学方法带来的利与弊等。重点证讲解了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在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怎样评课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对我今后的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还讲解了怎样当好一名体育教师及关于体育课的教学反思的写法,并要求教师们动手写一写,举例说明了课改的关键是什么,教师角色转变和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重点讲解了,怎样提高体育教师的人际交往、教科研水平,在科研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本质的东西,要有自已的独立风格,个性,和实效性。在为期十多天的培训学习,在;李德玲老师工作站的主持下,我通过理论学习、互动交流,自己创建博客和导师同伴在网上等方位全面的交流,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
使我重新认识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深刻,通过学科内容中例举的案例,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组织,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体育老师一边学习一边网络交流研讨,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我们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把适应新的课程方法和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教授们高深的专业理论报告,不平凡的经历、严谨的治学精神令我留恋往返、茅塞顿开的感觉。使我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为自己今后的教育实践打下了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在体育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练习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走、跑、跳、透的身体素质能力。
4、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多种多样,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体育课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体育学习的动力,单调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是学好体育课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体育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讲话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连。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练习小组的学习中来。
2、引导学生创编练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远程研修我们经历了耕耘和收获,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能够分享到专家们的成果、心得和经验。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观点和想法,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同仁们之间的研讨以及老师们所提供的视频和各种信息,这些都开拓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思想,同时也给我提供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得到同仁们的指点,真的是获益匪浅!所以在这里首先感谢提供这个平台的老师们和参与这次培训的各学校的老师们,让大家有了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的机会。下面是我的感悟和收获。
一、争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
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对学生的激励与鞭策也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更是时代的召唤。研修中我收获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能,还收获了更多的人文精神,从专家老师认真批阅每一篇作业中,从班主任对每一个学员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中,从每一位学员认真对待每一篇作业中,我进一步领悟了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进取精神,远程研修真可谓是教师的精神家园。
课后反思进步的基石,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的反省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反省何来进步。每一节教案,每一节课都要反思,总结优缺点,站在课堂外看自己的课,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课堂,更重要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于每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方法讲解,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我们在课堂中的每句话都是我们反思的内容,因为反思的过程就是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通过阅读、积累、内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以充分重视和发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收益无穷。”在此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要求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作为教师,我们要读比学生多几十倍的书,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学无止境,要想我们的学生会学习,教师应该首先会学习,学会教学,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必须有源头活水。
二、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观念。
聆听、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讨论学习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积累、内化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问题。了解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积累与梳理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掌握了积累的内容与梳理知识点的方法,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用心实践。研修学习,但那也只是给我们的日常教学的一个指导作用,具体如何实施?那就要靠我们将专家门的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将其转变为能真正服务于我们日常教学的有效元素而不是一味生搬硬套,关键是看你如何将你所学到的理论性知识用来指导实际教学,真正做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研修中我这样不断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真正领略到了培训的精彩:既有理论的高屋建瓴,也有实践的品鉴入微;既有专家的专业引领,也有同伴的经验互助……在学习中明白了这样一种理念:课堂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讨论、辩论等参与方式,促进了交流与分享。整个培训过程清晰流畅,引人入胜,美不胜收,总是让人恋恋不舍,流连忘返。研修的活动环环相扣,不看视频,就无法有针对性的交流,不交流就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
三、用爱心、恒心对待学生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思考、探索,才能掌握和运用这门艺术。教师要用爱心去熏陶学生,要用恒心去对待学生,要用耐心去教育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让学生有发表观点感受的机会。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意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在学习中激发了自己的兴趣,扩宽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远程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相信我的学习远没有结束,我要有“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谢指导老师,,感谢所有为此次研修默默奉献的人们!
以上是我在这次远程培训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同行继续指导和交流,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收获,使我们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研修的日子里我们思考着,成长着,收获着,快乐着!享受着远程研修的智慧大餐,方才明白,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精彩,梦想与智慧的相逢原来可以如此激情澎湃!
在这些天里,我们交流出了经验,交流出感情,虽然研修结束了,但希望老师们能多交流,多联系,继续共同品味教育事业中的苦与乐!
一、校本办学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许多发达地区、发达国家,都把“校本办学”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来研究,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惊人的相似:把办学的权利下移给学校,走以学校发展为本的道路。
尽管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对“校本”的概念和理论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但对这一课题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大部分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有着一定的共识。如:
1、学校是办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单位,学校应该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办学权限的矛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摩擦力和阻力。
2、学校工作人员是学校发展决策、参与和实施的主体,参与决策和实施的人员,应有权利和义务对决策和决策的实施负责。有决策权的人不负责,负责的人无权决策,这是现代管理的大忌。
3、校本办学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结构和过程。
学校应该建立一种体制,保证学校各种利益的相关者(校长、教师、学生…)都应成为学校发展主体。
4、我国现有的校本办学的理论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不断完善校本办学的理论,提高校本办学的水平,是我国现代化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二、关注学校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现代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
在基本解决了对现代教育的理论认识,以及在不断提高对学校发展的基本建设的投入以后,关注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便成了实现建设现代化学校的关键所在。
尽管许多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对教育的未来和教育的现状,作了很深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然而,几乎是所有的理论家、实践家还是认为,学校教育、学校发展,学校的行动研究,是整体提高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其中主要要素如:
1、为学生的学习不断完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
2、为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提供优越环境,有一支不断优化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3、有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体系;
4、建设与课程改革同步的学校课程体系;
5、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
6、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库;
7、建设有深度底蕴、并不断生成着的现代学校文化;
8、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如果一个学校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体制保证,并已取得成效,不断形成经验,这个学校在实现现代教育的道路上,就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这一基础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一般的“先进称号”“外观形象”等评价所不能比拟的。
三、校本教研,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动因。
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教学研究的主体更应该是学校。一所学校是否有教学研究的专业引领人员;一所学校的教学研究是否建立了稳定的体制保证;一所学校能否高质量地开展教学研究;一个学校的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自身和团体的能力,使教学研究不断产生绩效,…这一切,实际上不可争辩地说明,这所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进而必将体现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因为我们所提倡的校本教研,有以下一些:
1、校本教研的.对象是学校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发生的问题。本质上,校本教研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为学生服务。这些问题特征是:
现实存在的;
有针对性的;
讲究实效的。
2、教学研究的参与对象是教师、是学生,也可以请家长、专家。所以教学研究的过程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互动过程。发挥团队作用的研究,才能称得上是现代教学中的“校本教研”,只有这样的校本研究才能产生效率;
形成骨干教师群;
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校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3、校本教研是一个过程,是学校校本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应该把校本研究看作是一个结果,更不应该把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形式。这个过程包括:理论提升、深化认识、寻找问题、分析解答、反思提高等环节,是一个良性的有效的循环圈。
对校本教研的评价,也应该是注重研究过程的记述、反思和优化。
正确认识校本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能深刻领悟浦东新区教育进入第二次超远发展——发展的意义,才能尽快率先实现现代化。
20xx年8月24日上午在严店社区的会议室里,我参加了严店学区中心学校组织的暑期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动员大会。大会在孔校长的主持下,听了合肥学院陈媛教授的专题讲座,课题为《新课改环境中教师如何上好课》。陈教授从反思教师有什么当头入手,围绕三个问题即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那里去?我们是否到了那里?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她的观点。陈教授引经据典,语言精彩,理论丰富,给在座的每位教师都有发自内心的响应和震撼,获益匪浅。
听了讲座,心中豁然开朗,思绪万千,于是静下心来整理一下,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从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工作实际出发对如何上好课略谈一二。
上好课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一个最根本要求,也是教师本职工作多年一个最基本要求。也只有上好课,学生才会从中受益,才会完成人生的启蒙,所以说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在上好课中完成的,上好课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教师要上好课应具备“三心”。
“三心”即爱心、责任心、恒心。这三颗心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它是我们能不能上好课的前提。
“爱心”是我们当教师最需要的一颗心,因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懵懂的孩子,只有在爱心的召唤下,孩子才会在你的身边学习。拥有爱心更是我们新课改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个基本要求,当我们老师怀着一颗挚爱的心在课堂上教学时,必然会时刻想着孩子的感受,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思想和措施都会体现孩子的感受,从孩子角度去考虑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那些行为的暴力,语言的暴力等种种粗暴表现都违背了这些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怎能上好课呢,学生如何从中受益呢?
“责任心”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是作为一个职业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那么要想上好课,教师的一切工作表现都是责任心的体现,只有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认真教学,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才能上好课,才会有教学收获。
“恒心”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持之以恒,坚持自己在教学中的追求,我们的教学就会有收获。而课堂教学也是持之以恒的表现,通过举一反三,多次的练习,才会有达到教学目标。
只有做到拥有上述的“三心”,才能使我们能够上好课。
二、将新课改中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
新课改为了实现自己的多层次目标,从教学方法上有了根本性改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新课改以学生主体论为指导思想,建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的学习,使学生与教师形成教学共同体,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而传统教学以教师主体论为指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实现教学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我们教学的实际,发现传统教学方法也有一些做法仍然是适用的,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对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新课改有没有将一些传统的合理内核丢掉了,是否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融入到新课改中去,继续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三、新课改中的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没有改变。
新课程改革是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生巨变中,教育界发起的一次课程教学改革,这次改革在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结合了我国的教育实际,循序渐进地变革。从我国传统教育文化来看,很多传统教育思想仍然在课程改革中有所体现,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再回到教学中来看,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学生有所收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自己的体会,这一目标从古到今其实都一直没变。所以说我们教师要明确无论是新课改还是以后的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不变的。
四、上好课的境界——品牌化。
品牌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品牌的理解越来越深,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从而很多行业都开始有了品牌的相关衍生品。
教育品牌是一种教育现象,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时代发展到今天,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经济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而且也具有选择自认为是“好教育品牌”的机会、权利和能力。
我们上好课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课堂教学的品牌化,品牌化越来越引领着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目光。课堂教学的品牌化就是教学质量好的符号,就是传递给教育消费者的“感觉”。我们身边的“名师”已经是很好的佐证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只有品牌才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资产,才是教师生命最持久的动力之源和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课堂教学品牌化可以为教师创造发展契机,优化和拓展课堂教学生存发展的空间,为新课改赢得更多更好的改革成果。
随着学习的深入,当然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我有着很多自己的收获。在新课改环境中,坚持上好课,是我今后课堂教学工作的最根本追求。
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正越来越成为整个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我对校本研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校本研训为平台,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它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一种基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下面就是我这次学习中最深刻的几点心得体会:
1、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校本”这一概念源自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为了学校。“校本”的教师培训从本质上讲应该属于行动研究范畴,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培训方式。校本研训作为一种以学校培训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的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本校的培训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实现“为了学校发展”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本研训就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施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培训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为了学校”——“以学校发展为根本”,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服务。第二“为了教师”——“以教师发展为根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研训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训的主人,通过校本研训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第三“为了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校本研训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性,讲求实效,注重过程,反对形式主义。
自从走上教学岗位以来,一直以为校本研修不是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作为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因此也不会去认真地思考校本研修对教师成长的意义。通过校本研修学习后,我明白了教师的人生道路是以教、学、读、思、研、写来支撑的。教师的成长就要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无缝对接;
通过教育科研改善教学,形成研究能力;同时要改变和拓展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把校本研修与日常教学活动整合,与教育科研整合,与新老教师的共同发展整合,把问题诊断与经验总结、经验提升整合。这样教师才能快速在校本研修实践中锻炼成长。
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
2、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素质。
教育科研的使命就是要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最终用研究的成果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将教育科研融于教学实践之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有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学校的发展。长期实践表明,课题研究做到“四求”,才能发挥事半功倍之效。
求“实”,忌“假、大、空”。做课题研究必须端正态度,明确动机,应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减少低效劳动和无效劳动,真正做到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求“新”,课题研究要求课题本身具有先进性、新颖性,不做“模仿秀”。教师在选择课题时,要用前瞻的眼光及时了解和捕捉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角度要新、观点要新,要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在研究中,能采用新手段、新途径、新方法、新技术、新设计等。研究成果应当具有独创性和突破性,能有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不能重复原有理论、复制别人成果的课题。
求“小”,就是问题要小,解决问题的切入口要小,步子要小,小到研究者自己有话可说、可以驾驭为止。在教科研活动中,要积极围绕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发现问题,选择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切实可行的、可以通过反思和行动改变行为的小问题进行研究。过程要讲究“短、频、快”,通过解决小问题,产生大效益。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就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减少缺点和失误,这就是快速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必由之路。
求“近”,忌好高骛远课题研究要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善于细致发现问题,勇于深入思考问题,我们就会时时处处有问题。
通过培训学习后,我明白了教学研究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聚焦课堂,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引导老师关注课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就必须实现由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变,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校本教研把课堂作为问题研究的源头活水,同时又通过课堂作为研究活动的载体和落脚点,使得校本教研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师们通过“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自我反思促进个性形成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前提和基础,校本研修只有转化成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的行动,校本研修才有可能真正地落实和实施。所谓自我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在职业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教学反思能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引导教师对教研活动进行反思与研讨,要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上课的老师写反思,听课的老师写反思,备课组也要有集体反思。教师之间通过评价、交流和反思,可以发现一些自己不能发现的细节问题,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反思,借鉴别人教学的成功之处。这种教师群体之间互相合作、切磋交流的浓厚教研氛围,既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又使不同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在探讨、分享中得以提升,从而促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为。学校可以在制定校本研修计划之前组织全体教师并收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教师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并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筛选和整合,确定各学科研讨的主题。一方面保证了校本研讨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培养了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反思、提炼和总结的良好职业品质。
4、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个大学生如果不积极进取,不加强学习,都有可能沦为一个高中生的水平,更何况做教师的我们。当今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手段,放在十几二十年前,我们能想到吗?平常总说,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道理,我想100%的教师都懂,可人却天生有一种惰性,这个惰性的改变,要从教师本身和外部条件如行政命令、要求和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我有幸参与各类培训活动,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学习与反思。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1、基本功
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与学生的相互配合中共同度过的,对教师来说,最易影响学生的便是板书和语言,所以,三笔字、普通话成为教师的门面,它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按照学校的要求,我认真的进行了钢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的书写训练,练字帖,尽可能使自己的书写规范,使学生看了还过得去,在语言表述方面,潜心练习普通话,纠正自己的一些方言和土话,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标准化。
2、学科基本功
教学常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做到,节节有教案,节节有发展,针对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策略,使教学实施及师生的共同发展得到了较好的协调。坚持进行反思教学,总结教学中的失误,警示自己时刻注意防范失误的再次发生。
3、教学科研能力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科学高效,只有对新课程的课程理论、课程思想、课程方法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把握新课程教学的精髓,才能以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行动去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科研活动,教育效率才可能提升。一学年中,自己始终以一名新手的姿态,不断向有经验、有开拓意识、有创新举措的同行虚心学习,听新课程研讨课二十多节,并参加评课交流,时时处处留心学习,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失误,吸收他们的好的做法和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弊病,使教学方式和组织学生的思路有了明显的改善。
4、学习方面
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这些是我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的心得体会,我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探索、不断在创新,不断地发展。广阔的课改之园,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智慧和热情去探索、去耕耘、去努力!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三)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四)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本学期我继续努力工作。为了使自我在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我的业务本事,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在学习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1、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教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本事。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本事。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4、善于自我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大道理,不断改善自我的教育方式。
5、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我的教研本事。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忙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6、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教师一齐备课,一齐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本事,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8、善于将自我积累总结的一些做法写成论文,多向刊物杂志上,锻炼自我的写作本事。
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我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必须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近期,我们全镇举行了校本研修及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加强了需要学习的紧迫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老师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势多样。但是他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都有一个共性,紧贴课标,源于生活的题材,基于学生。通过这次观摩课使我感受到要想上一节好课需要紧紧围绕以下几方面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因为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孩子们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雷老师讲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由学生喜欢的动画主角加菲猫和跳跳虎贯穿课堂的主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们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刘兆军老师讲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量一量,然后剪拼、折拼,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的课堂都体现了这一点,而且把握的非常好。
总之,我将积累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将它们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层楼。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在精心组织安排下,利用了星期一下午的时间进行了校本培训。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多位老师的先进教育理论,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一、更新教育观念。
这次校本的培训,将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抓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三步曲。随着培训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管理中,我要更加努力,不断的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一定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以后要求教师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做好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短短二十余天的“国培”校本研修学习阶段虽然已经结束,但其中的点点滴滴足以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也绝对是一种理念上的冲击。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研修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一种并于教师和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下面就是我这次学习中最深刻的三点心得体会:
1、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发展
在从事教学的9年里,一直以为校本研究不是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作为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因此也不会去认真的思考校本研修对教师成长的意义。通过“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培训”研修学习后,我突然明白了新教师要成长就要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无缝对接;通过教育科研改善教学,形成研究能力;同时要改变和拓展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把校本研修与日常教学活动整合,与教育科研整合,与新老教师的共同发展整合,把问题诊断与经验总结、经验提升整合。
这样新教师才能快速在校本研修实践中锻炼成长。实践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修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2、“教师需要终身学习”。
这是这次研修实践给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是学校各位教师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了我。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们更应该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3、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
尤其在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要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就必须实现由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变。校本研修之路,崎岖曲折,没有尽头;校本研修之峰,危崖突兀,盛气凌人。在探寻教育真谛的道路上,我愿与各位同仁结伴而行,相互掺扶,去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放与雄奇,去领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的无限风光,谱写人生的瑰丽和生命的辉煌!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有体会,现小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使教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上传到“县研训博客群”。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积极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同伴互助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爱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让我们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择学校就是选择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有幸参与刘光书名师工作坊组织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学习了四位老师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领会了不同专家见仁见智的点评风采,还倾听了汤立宏老师的《复习指导课的有效教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课堂改革,理念先行。
第一节课刚起先,望谟县第四中学老师李占飞首先引导同学们对前来听课的老师表示欢迎,并激励大家要好好表现,课堂上执教老师谆谆教导、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渐渐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二非常钟后册享冗渡中学的韦尚坤老师接过课堂,他旁征博引地引导学生概括写作的技巧……二人合作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独具匠心又精彩纷呈的双师同堂《难忘的眼神》;
其次节课执教的是来自上海的罗玉英老师,为我们献上了一堂风格迵异的同课异构《难忘的眼神》……通过两堂课的对比,我感受颇多,许多时候,我们老师自觉不自觉地都以自我为中心,霸占了课堂的话语权。越俎代庖地替学生作思索并表达。关于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相识,应当已经深化人心了,可为什么课堂上老师讲的多,学生发言少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呢?我觉得是理念更新不到位,相识不到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不仅老师要思索,学生更应当思索。先解放思想,再谈课堂行为。老师要有放权意识,什么时候放,怎样放?学生要有学习主子的意识,才不依靠老师;
要有主动求知、合作探究、资源共享的共赢意识,才能很好地与同窗共同学习。课堂改革,理念先行,不仅老师要更新,学生更要更新,要培训。
二,合作学习,变更互动模式。
课堂,是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场所,合作的最高境界是各司其职。那么,老师课堂的职责是什么?学生课堂的职责是什么?师生如何互动?课堂学习环节由谁来设计?老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也许须要多长时间?这些问题在听课过程中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我发觉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缘由是多方面,有老师自身缘由,还因许多学生参加意识不强,怯于表达,不善倾听。另外,师生互动模式的问题。课堂要学生更主动一些,这须要变更其与人互动的模式。而这种变更须要培训,须要不断磨合,最终才能有效的合作学习。
三,教研反思,不断提升。
听主持人对各位专家介绍时,我内心极为震撼,在倾听各位专家的见仁见智的点评,我感悟到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他们有剧烈的教研意识。刘光书老师高屋建瓴,既能把握宏观全局,分析高考、中考的`出题规律;
又能关注微观细微环节,一字一句就能把课堂常识信手拈来。还把语文教学的方法总结为朗朗上口的诗句,的确让人叹服。另外几位专家进行课堂诊断,也是一语中的,直击要害,发人深思。
立足于语文课堂的教学,受几位专家的启发,我觉得这次研修学习收获的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更让我坚决的树立起对语文教学信念。
我有幸参与刘光书名师工作坊组织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学习了四位教师风格各异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领会了不同专家见仁见智的点评风采,还倾听了汤立宏教师的《复习指导课的有效教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专题讲座,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现就这次学习谈一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课堂改革,理念先行。
第一节课刚开头,望谟县第四中学教师李占飞首先引导同学们对前来听课的教师表示欢送,并鼓舞大家要好好表现,课堂上执教教师循循善诱、幽默幽默的教学风格渐渐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二非常钟后册享冗渡中学的韦尚坤教师接过课堂,他旁征博引地引导学生概括写作的技巧……二人合作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别具一格又精彩纷呈的双师同堂《难忘的眼神》;
其次节课执教的是来自上海的罗玉英教师,为我们献上了一堂风格迵异的同课异构《难忘的眼神》……通过两堂课的比照,我感受颇多,许多时候,我们教师自觉不自觉地都以自我为中心,霸占了课堂的话语权。越俎代庖地替学生作思索并表达。关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熟悉,应当已经深入人心了,可为什么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发言少的现象还是很普遍呢?我觉得是理念更新不到位,熟悉不到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不仅教师要思索,学生更应当思索。先解放思想,再谈课堂行为。教师要有放权意识,什么时候放,怎样放?学生要有学习仆人的意识,才不依靠教师;
要有主动求知、合作探究、资源共享的共赢意识,才能很好地与同窗共同学习。课堂改革,理念先行,不仅教师要更新,学生更要更新,要培训。
二,合作学习,转变互动模式。
课堂,是师生合作学习的`重要场所,合作的最高境地是各司其职。那么,教师课堂的职责是什么?学生课堂的职责是什么?师生如何互动?课堂学习环节由谁来设计?教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也许需要多长时间?这些问题在听课过程中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我发觉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缘由是多方面,有教师自身缘由,还因许多学生参加意识不强,怯于表达,不善倾听。另外,师生互动模式的问题。课堂要学生更主动一些,这需要转变其与人互动的模式。而这种转变需要培训,需要不断磨合,最终才能有效的合作学习。
三,教研反思,不断提升。
听主持人对各位专家介绍时,我内心极为震撼,在倾听各位专家的见仁见智的点评,我感悟到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是由于他们有剧烈的教研意识。刘光书教师高屋建瓴,既能把握宏观全局,分析高考、中考的出题规律;
又能关注微观细节,一字一句就能把课堂常识信手拈来。还把语文教学的方法总结为朗朗上口的诗句,确实让人叹服。另外几位专家进展课堂诊断,也是一语中的,直击要害,发人深思。
立足于语文课堂的教学,受几位专家的启发,我觉得这次研修学习收获的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升,更让我坚决的树立起对语文教学信念。
一、 新课标修订的主要方面
(一) 新课标修改的关注点
理念、核心概念、四基、四能、内容标准、教学和自主学习、数学文化
二、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一)课程理念:改变与发展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公民必备的基本素
养。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
作用。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过程性与情感性目标
课标原文: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活动:教师教学和自主学习、探究相结合。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互动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亲身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新课标的结构体系
(一)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的整体实现,是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
2.课程内容:内容的选择方面注重数学的结果、数学的形成过程、蕴含的思想方法。内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思考探索; 内容的组织处理好三个关系: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内容的呈现方面要求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二)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呈现结构
2.课程目标动词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探索、
3.课程目标总体阐述从“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基本思想 、 基本活动经验),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本思想内容包括:
(4)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数学学习活动
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操作性经验:通过眼、耳、口、手等对现实素材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为操作性经验,如堆积积木、折纸等获得的经验;
反思性经验:通过对思维材料的内隐思考而获得的经验为思考型经验,如推理的经验、抽象的经验等。
3.课程内容包括四大学习领域
新课标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四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4.新课标对十个核心概念进行解读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四、新课标的地位
20xx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
课程标准(20xx)》在内的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的法定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
价的基础。
研读《课程标准》,应该避免“重内容部分,轻理念部分”的情
况。
“课标”的地位和重要性高于出版的教材。
五、反复研读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一)“两句话”的启示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启示: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是歧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放慢脚步,聆听花开的声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二)、新课标转变了课堂教学
1、新课标在继续保留和强调了“双基”基础上,还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变“双基”为“四基”,更符合数学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由 “双基”教学变化到新版的“四基”教学,明确了教什么的问题。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传授给学生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让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使之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美,发现数学的奥妙。
3、“两能”到“四能”的变化,则明确了如何教的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而且更应培养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通过数学学习学会思维,发展思维。
4、新标准中的数学教学活动,应设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新课标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倡导新的教学方式
3、从创设情境入手,营造学习氛围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直接领导下,根据靖边十所小学校本教研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校本教研实践活动日程安排,学校教师通过校本教研实践活动,注重学习和讨论活动。在集中学习和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观看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光盘,并通过“一课三讨论”的方式讨论了一节课。通过学习和讨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将把这次校本学习的经历写下来,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学习新课程标准:
1.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明确了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我认为这次课程改革的规模、速度和难度都是以往课程改革无法比拟的;2.通过研究,我认为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及时和必要的,它将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教育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3.通过学习和讨论,我认识到现行课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4.通过研究活动,我意识到,从“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替换,我认为新课程标准是面向公共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质量,注重课程的实施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5.通过学习,我发现教育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线教师,应学习适应地方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教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6.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7.通过学习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看法,丰富了我的观点,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二世。
看新课程教学设计光盘:
1.通过观察新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准备教训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规划和远见,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过程为教师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或一个过程为教师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的先决条件;
2.在我看来,通过观看CD和讨论,设计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研究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学科特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
(2)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确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爱好、兴趣特点、认知特点等;
(3)编制教具,明确用于教学演示的教具和学生使用的教具。
3.通过看光盘,我认为要想有一个好的课堂,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组织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
(2)注意课堂的介绍方法,并结合所教授的课堂类型采取适当的介绍方法;
(3)注重课堂提问,根据教学任务和所承担的教学目标及时掌握问题和试题,使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知识;(4)板书的使用,合理规范的板书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4.通过新的教学设计,我认为现有的和旧的教学模式不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在新时期,课堂教学应发扬光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即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潜力。而校本研修作业在推进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一直让教研与教育教育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育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我的作业负担。下方我就自我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点体会:
首先,教研从讲堂上来。在我看来,教育即教研,让教研的韶光从讲堂上来。处理教研韶光问题,我以为讲堂教育不是简略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才智的过程。而讲堂教育的艺术和才智要靠教师即时的调查、分析、决议、考虑。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育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讲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育即教研,其最大的长处在于,在不增加自我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韶光,让讲堂教育更具实效。
其次,教研从日子中来。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日子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咱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考虑,教研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比方,当咱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留意摔跤一直不愿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咱们就该想到:现实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欣赏学生,正是当时许多教师在教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我的缺陷,特性是留守学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心情。
第三,教师要勤于动笔。有人说得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是一个蹩脚的作家。这句话说得好,是啊!教师口口声声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文,写出好作文,然而教师都不一马当先,带头写出美丽的文字,那又怎样能让学生服气呢?认识到这一点,此时透过研修学习,我又开端爱上看书写文章了。不管是日子漫笔或是教育浅见,我都在尽力地书写,书写的不仅仅是自我的人生,还有自我学生的喜怒哀乐。
第四,听、评课。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一起作好听评课记载,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反溃每听到一节课都能令自我收成非浅,吸取他人讲堂的精彩,弥补自我的不足。看到他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定着自我假如在上这堂课的时分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样处理,自我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教师在上讲堂的把握,而当自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分就会考虑自我就应在什么地方留意些什么细节。
第五,校本研修伴我人生生长。校本研修是校园作业永久的主题,是校园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生长是校园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从中感受生长。
越来越散的学生考验着老师的耐心,挑战着老师的教学方法。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再教也教不会,好不容易教会了又很快忘掉,老师真的太难当了!自己一年的高一教学实践过程中,见证了老师们的苦不堪言。
教育开始让教育者困惑了。
校本教研的春风吹来,校园里掀起一股研究教育、探讨教学的热潮,我受益匪浅。
一、专家引领指明方向。
学校派领导出去学习,带回来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可以借鉴的实践做法,给大家澄清了概念,指明了研修的方向,开阔了研修思路。磨题、课堂观察、磨课等等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大家在感到新颖的同时,开始思考教学,规范教学,不断接近教学的本质,提升教与学的默契度,提高教学质量。
1、磨题
以前的考练题,老师们自己出题的概率并不高,即使是自己出题,也多半是东粘西凑四不像,每个题目的可考性、全卷的整体流畅度尚且不能顾及,更不要说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了。所以,很费事才组织、举行的一次考练,往往不能够充分地考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每每事倍功半。
磨题的做法督促大家开始坐下来一起研究课标和学生,研究考试和考试题。一名教师命题后,备课组多次磨题,在真正走进教学的学术气氛下,大家畅所欲言,直到最后把这套题优化成最合适自己学校学生的一套考练题。在确保能够很好地考查教与学的同时,大家扬长补短,共同进步。
2、课堂观察
要听课了,老师们不再是拿着一样的听课本走进教室,整整齐齐坐下来,从头到尾记录教学环节,等候检查,而是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表格,准备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堂并记录课堂的不同侧面,让听课更直接、精致、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3、磨课
教学四楼的录播室越发忙碌了,因为青年教师的录播课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每一节课都是经过备课组反复打磨的。导课是否简洁?课堂设计是否遵循科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追问是否准确?学生参与度是否提高?点拨是否及时到位?小结环节有没有缺失?课堂训练题是否典型?课堂评价怎样?听课人多方位的观察,讲课人全面的提升,因而,每一节课都有相当高的质量,直接受益的,是学生。
二、自我反思纠正行为。
在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不断反思自己。我最深的体会是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我发现,学生学习效果欠佳,是有原因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了。也就是说,教学效果不好,论起该负的责任来,老师首当其冲。
教学效果不明确,会有什么影响呢?
1、太多的内容、太高的目标会使学生望而却步,或者干脆选择放弃。
2、太少的内容、太低的目标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或者盲目得意忘形。
3、教学目标不清晰,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学习过程中无所适从。
4、教学目标偏离,会使学生因明显的学考分离和衔接不自然而逐渐丧失学习信心。
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制定恰到好处的、清晰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以确保学生学习过程的游刃有余,学习效果的真正提高。
三、同伴互助优化教育。
同伴互助、共同发展是我校教师的新理念。我们以团队的形式进行校本研修,在集体的共同智慧中提升自我,在同伴的优良品格中完善自我,在合作的巨大力量下增强团队战斗力,让学生受益,让教育魅力无限。
除了备课组内外的教学研修合作,我自己参加的省级课题和区级课题也在进行中,教学和教研的相融、课题组智慧的碰撞,无不提升着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校本研修的春风吹绿了杜中校园,给教学和教研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尽管仍然有教育难免的困惑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毕竟教育和教学在接近其本质的路上前行,在务实的作风中提升。相信校本研修带来的,将是教育的满园花开。
20xx年5月23日----26日,我参加了泰州市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培训,这次培训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听取了宝应实小陈士才校长的朝向学生: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源动力 ,江苏省培训中心严华银教授关于校本研修的忠实建议,扬州文津中学王军文校长信息化背景下的校本研修,实地考察泰兴大生小学,领略到了大生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班关于语文主题阅读现场活动和蔡校长、刘校长的经验介绍,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四天的学习,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我对校本研修有了重新认识,让我们这些带着问题来参加培训的老师受益匪浅。
下面我谈谈这些天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感悟之一: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
无论是宝应实小的陈校长还是严华银专家,他们共同的观点: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教师的发展就是教育的发展,而只有通过校本研修才能让教师发展。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宝应实验小学陈士才校长就是一位好校长,他积极进取,目光敏锐,坚持不懈, 大胆改革创新;改变成长氛围,改变教研模式,改变阅读状态,改变活动课程,以师德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带校、质量守校为学校发展方向,多年来以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以活动亮校,并以专业发展项目组来推动学校校本研修,使学校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他的每周二晚上一小时集体备课,并坚持十年不动摇,他努力给教师提供展示平台,他的课堂是学校的根,他的儿童晨读仪式化等等这些具体而又实效的做法很是让我们值得借鉴。
感悟之二:教师深厚的积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之路。
当读书成为生活,才具备当教师的资格,无论是蒋华小学还是大生小学,无论是宝应实小还是文津中学,他们都有具体的教师读书规划,读书成为提高教师内涵的共同认识,他们共同的口号就是书香引领教师。惰性是人的天性,印象最深的是大生小学通过一些机制、制度让教师从“要我读”到“我要读”。周前会前五分钟的随机指名谈心得,教师之间相互赠书,同事同学生日喜庆的赠书,周六上午的集中学习,这些具体可操作性的举措让老师把读书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也特别欣赏王军文校长的为教师订阅教育杂志的举措。
感悟之三: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天来,一个共同的词语时时在我耳边响起,那就是备课,王军文校长巨资建立的E研E教平台集体备课,陈士才校长的研课组备课组评课备课,他们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通过集体的智慧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文津中学的项目驱动、专家引领,项目驱动立足课堂,立足学科,让有思想,有想法,有能力的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引领某一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王校长为了提高备课质量,以专家引领打破瓶颈,让备课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一批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超出了一般老师,所以在本校的集体备课中,只能作为提高普通教师的引路人,而自己的教学水平却不能提高一个档次,缺乏专家的指点,我想王军文此举让我们的眼前打开了一扇窗。
感悟之四:学会思考,本真回归。
课程改革到了今天,我们需要回头思索。我觉得严华银老师的几句话很值得我思考。
第一:三维目标不是课堂目标而是课程目标。我们长期以来常挂在嘴边的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我们的课程目标而非是我们每一节课所能达到的课堂目标。
其二,“教”书“育”人,知识是教出来的,而人是需要“育”出来的,严老师认为育是行为感悟,是行为示范,育人可以通过环境的熏陶,通过社会、学校、道德的约束,通过自主阅读观察来感悟,通过针对问题的点醒,通过学科教学获得的知识积淀的内化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三,我觉得严老师提出的校本研修要体现一个“实效”,他认为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特别强调把自己学校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研修对象,注重问题的解决,同时他还提出我们的教学反思,不是为了反思而反思,而要反思我们最值得反思的实践,课堂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就是我们最值得反思的,切不可让我们的反思成为麻木的反思,反思宁缺勿烂。
每一位专家的报告,每一位校长的经验交流都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收受颇非,通过此次校本培训,我对于校本研修的具体实施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相信它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同时,我也将努力实践,将这些好的方法具体深入到每堂课当中,以适应课改要求,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新课程的改革深入,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而校本教研刚好树立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理想旗帜,使学校成为一定意义上的学习型的组织,从而提升了学校反思型的理念。
我校本教研有四个特点:
(一)注重读书学习,课程改革时教师最大的挑战是对教师观念的挑战,校本教研就是要搞研究,要获取新的理念只有读书才能得到。
(二)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阵地的。这就强调了学校研究的内容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是有针对性的,是解决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校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只有让教师来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才能改变教师的自身,提高教师的质。
(四)坚持教育反思。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都是多次反复的实践,探索出来的。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和谐的地方,必须通过反思去参与指导,才能避免在下一次实践中重复这个错误。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之年,课改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专业水平,如何激发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校本教研”让我们感受到在课改中,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一种成功。“校本教研”让我们的双眼有了自信的光芒,头脑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创新的火花。
我想要说,凡事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那我们的教学就能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绝对不是一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简单劳动了。
为了使我的教学能真正成为一门艺术,我一直在努力。我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要感谢校本教研为我搭建了平台。我已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其实,我们的校本教研直接来源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即学校中出现的问题是研究起点,解决这些问题是课题的归宿。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懂得了什么样的课是新课程的课,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懂得了如何评价新课程的课。在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师的角色,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同伴协作能力。使教师能在实践中反思,在尊重中交流,在领悟中调整,在合作中成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沃土”。
x年5月23日,临高县全部中小学教师在县委大礼堂进行《法律法规暨师德师风教育》全员培训。听了韩小雨副处长的一天的讲座,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法律法规时刻警醒自己。
在《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相干条文中,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所不应去做的言行,以及对学生要同等对待的原则。品读条文,对照自己,觉得自己能够依照相干规定指导自己的实践,规范自己的行动。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建了既宽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与幸福中得到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法律法规的条文,充分做到尊重学生人格,不鄙视学生,对学习或平行存在问题的学生多方想办法建立其信心,但有时也有耐心不够的时候,今后要学会寻觅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显微镜看其不足,我们彼此一定都会多得许多快乐。
二、以德为先,率先垂范。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血汗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酷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孤寂,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重要条件。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增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是教育,第一应当是暖和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换,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获得心灵到达沟通,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增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上进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进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上进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知道、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部学生。
“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歌颂,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落后”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在我教学低段的这几年,常常会遇到他们急着上卫生间而没带面巾纸,或者是在冬天挂着鼻涕而不知道去擦,我总是递上纸巾,急他们所急,天气转热后,我包里总是放着一瓶清凉油,以方便学生被蚊子咬后及时擦上。这些虽然都是举手之劳,但他们,特别是落后生,因此会对老师心有感激,做作业也不拖拖拉拉了。作为落后生,教师更有必要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怯懦的.逆境,复原他们的自信。
人者德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别人,影响别人。教师就是这样的职业,用德引领,以灵魂塑造灵魂。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暂行办法》中提出的相干要求,我都努力践行,严格要求自己。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必须爱字当先,心中有爱,就会爱事业、爱岗位、爱学生,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就是一面镜子,照不到自己,却照着学生。在与学生相处中能够站起来,也能够蹲下去去,让学生进而亲之,素而敬之。在与家长的相处中,努力做到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在交换中达成共鸣。在我们教育行列当中,古往今来有无数的榜样和先进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感人的篇章。虽然许多榜样与先进的事迹我并非熟知,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支玉恒,他的那种执着与坚持,敢于挑战与自信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我觉得自己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去寻觅这种精神,让自己在当今社会纷纭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具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孔子书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动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期是世界观、品质、性情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名誉,人格的气力,令学生所佩服,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域,精神状态和行动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和谐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增进了教育发展的繁华,为教育增加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气力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进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气力。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因此,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劳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当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孤寂,勤勤奋恳。教师是“辛苦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养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
一、重视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1、注重学习型团队的打造和教师终身学习力的激发
近年来,学校把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当作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我们精心讨论制定了“二期课改”精神的学习方案,引领教师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并通过教师成长袋的形式激励教师静下心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如今,本校教师新课程的核心理论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对校本研修中的重要环节——“校本研修”所要遵循的几个环节“自主反思、伙伴协作、专业引领”更是津津乐道,为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自觉实践新型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
2、帮助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我们把指导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我们不断提高教师对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意义的认识:每个教师都明确,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是不能退的底线,以牺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健全身心的培植做代价来换取的语数外学科成绩的提高是不值得的,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教育道德的沦丧。
其次,我们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角度,对“质量观”作了如下的界定: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学校的综合教育质量达到中上水平。在日常的教学常规管理上,每学期,我们对任何一门学科都进行“质量监控”,从整体上来把握学校的教学情状况。
二、“校本研修”要重视倡导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
1、“校本研修”的内容选择要根据学校中教师的原有基础、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而展开,充分体现“校本研修”出它植根于学校的特征。
由于学校中教师发展的不平衡,培训的内容必须体现具体性、针对性的。如:我校教师队伍中原先存在着“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教师有良好的意愿,也肯付出,但有时急功近利,方法简单,从而导致家长、学生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不开心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曾作了专题的培训,不仅从法律意识角度帮助教师完成角色意识的转变,而且,从为师者的责任、目标、从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掌握让学生真心顺从、让家长理解的技能(如:与家长、学生沟通,谈话技巧的培训)。现在,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反思中提到了这方面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每学期的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上对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率非常高。特别是一些转学而来的学生及家长更是对我们的教师赞不绝口。
2、“校本研修”中教师在工作中的学习,必须与其实际的工作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工作与学习的不可分”是设计“校本研修”的具体活动的原则之一。“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应当之无愧地成为“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和根本点——在这种探究与研讨的过程中,每个参加的人员都经历着学习的过程。而往往这种培训更易受到老师的认可和欢迎。我校语文组在工作中发现作文教学难于把握,大家就此问题作为学习研究的专题。
总之,这一年的实践,带给了我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尽管我们尚没有产生过“跨越式”的飞跃,但我可以自豪地说:这种立足于教师不竭动力挖掘、立足于学校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校本研修”,却使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感到扎实。
通过学习,使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认为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规划自我,做好老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规划,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正如秋天的硕果累累源自春天的辛苦播种,做好我们的规划,做我们自己职业成长生涯的编剧、导演和主演!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当学生感到我们能和他们一起说、一起笑、一起玩、一起学,并成为他们最可信赖的人时,学生懂得了什么是人格魅力;当学生看到我们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学识魅力;当学生看到我们对他们永葆一份信心,帮助他们识别安全与危险、善良与丑恶时,学生看到了什么是卓有成效的工作魅力。“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让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用高尚的师德,成为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通过培训我们学习了该指导意见。也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二、以学定教,设计教学
教学战斗的第一枪从“备课”打起。为什么有的老师上课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学生爱听、听得懂,而有的老师上课却是费尽口
舌,“千斤拨四两”,学生不爱听、听不懂?“四两拨千斤”的背后是智慧的备课。智慧的备课,能够让我们面对“风云变幻”的课堂、“信马由缰”的孩子时,顺利地将知识、智慧、情感、爱传递过下,不仅传递到学生的头脑里,更是种植在学生的心灵里,让知识化为智慧,让智慧升华为爱
我们大部分老师备课是以“教参”提供的参考教案为蓝本,作调整,形成教案。这种状态多次实施后,会形成一种职业倦怠,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培训学习为我们找到了提高教师备课的突破口和生长点。从普适性教材出发,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学生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特殊教案。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一节课的知识点与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突破一节课的视野,从整本教材知识体系出发,找到一节课的知识点在其中的地位与关系,从整体的眼光出发,设计一节课的教案。随着我们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会逐步从一节节单一课的零星、片段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进入到整个单元、整本教材的全局性认识,做到既见到树木又见到森林。
朱丽
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性的培训,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包括元业辉老师的的讲座,鲍明旭老师的的讲座,下午王月秋老师的讲座,杨亚飞老师的讲座等.为了能够更好地吸收这次培训的精髓,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特此作如下小结。
通过这次培训更加深入了解到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二,通过暑期的集中学习,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老师不能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所涉及的课程是全新的,涉及到的知识是很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古今中外、文史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要学,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涉及其他知识,也就是知识面要广,要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
我感觉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完善和知识丰富;教师的行为,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信息社会,教师就要不断补充知识能量,才能更被学生受到尊敬。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认为作为教师还应该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看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不应该只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后进生。如果老师能够关注到他们的话,说不定我们就能挖到宝了。否则又怎会有后积勃发、大器晚成之类的词语呢。要“点燃学习的动力”,要小心地呵护儿童天生具有的学习动力。面对学习中感到无助、无力的学生,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产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热情,而不是放弃他们,这是我们教师肩负的重任。
上面这些都是关于这次暑期培训的一些收获和我的感受。那么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
其一,和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相比,我的教学经验太肤浅了,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和讨教,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其二,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博学求精。就是说在自己的学科知识上要不断的提高水平,还要在其他方面有所涉及。因为现在都在讲学科的整合,那么教师应该要求自己能有渊博的知识,不一定要读的很深,能有些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了。而且这对我们自己在教学方面也有帮助的。现在的教科书更趋于实用性和时代性。因此,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水平。
其三,在教学中应该不断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要努力的完善自我,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做好前辈们的学生。从他(她)们的经验之谈中,知道了自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向前辈们请教学习,他(她)们满含激情的讲授感染了我,无形中我的压力告诉我要:手勤心勤、虚心请教,快挑战自己,做一个勇敢的前行者。
在教育工作中,我积极寻求师傅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学习教育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勤勤恳恳,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多一点科学的方法、艺术的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展开笑颜。
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7
通过寒期的这次学习,聆听了一中年级主任韩孟宽的《正能量解读》、班主任丁兆会《努力做好班主任》的专题报告、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等视频,我收获很大,它是一次踏踏实实为教学服务的一次学习,受益匪浅。
一、深深感觉自己以后应该抽空多读书,充实自己。
以前我总认为数学老师就教数学,学好数学努力教学就可以了。通过这次学习后,我认识到,一个老师,不论是教什么科目的,都应该放宽视野,博学多才。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在听报告的过程中,领略到大师们诙谐有趣,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叹服。同时暗下决心,努力学习,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好的去教自己的学生。
二、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几位名师专家报告中提到,要想“轻负担,高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呢,教育局孙局长曾提到了四点,观念是灵魂,备课是功夫,激励是法宝,情感是载体。我要从这四点努力做起,去达到追求的高效课堂的目标。其中尤其是第二点,我要更加努力地去做,及时完成学习任务,让同学们能学好。真的是要把课备好。精备每一节课。台上一份精,台下十年功。要求我们必须做好课前备课。老师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教材内容,重新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网络,充分体现学生怎么学。
今年我们的初三数学教学任务很重,在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要完成初三的系统复习。我计划了一下,具体到每一节课中去,时间真的很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让同学们学好呢?那么就是精心备课。整合教材,把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让同学们自己去认识,理解,然后自己消化。把可有可无的东西删掉。让同学们轻负担,快速前进。
三、努力做一个创新性的幸福教师。
记得于丹教授提到的平静的心态吸纳有效信息,我深有感触。我们要不断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不断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能把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应用,并且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储存、积累,尽可能多地吸收前人已总结出的思维成果。在教给学生知识的时候,我们要更多地教给他们方法、思维、技能,给他们提供创新的时间。同时要克服懒惰心理,随想随写。写一些课堂轶事,写一些教学心得。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善于联想,善于研究的创新性的幸福老师。
上一篇:参观小学心得体会(精选25篇)
下一篇:天河观后感作文(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