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1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校根据中共浏阳市委组织部关于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结合本部门和单位实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统一思想,明确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的意义。

组织本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市委组织部文件,开展形势教育,让大家认识到目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素质低下、党性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消退等问题,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党群关系的改善,执政党的形象,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真正把提升党员素质作为构建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的建设战略性任务来抓。同时让大家明确作为教育战线的党员同志提升自身素质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努力建设一支精神振奋、工作扎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在浏阳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强化措施,提高党员和业务素质。

一是坚持开展理论学习,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给合起来,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文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八荣八耻”讲话内容,以及《党章》、党纪条规等,做到每月一次集中学习,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社会主议市场经济基本知识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形势任务教育,有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学习阵地,学习记录,保障了学习效果。通过学习党员同志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显著加强。二是党支部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工作平台,配合教学业务技能竞赛活动,有意识地加强党员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出了要“把党员教师培训成为教学骨干和名师,把优秀骨干教师培养成为党员”的“双培”计划,努力使党员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业务精英。全年来,党员教师在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80%,有2名骨干教师加入了党组织。

三、活动引领,提升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年来,党支部根据工作计划组织开展了系列素质提升活动,如党员教职工篮球比赛、党员赴南昌共青城“红色之旅”、党员联班和联系群众制度、党员民主评议以及邀请浏阳市检察院胡昌明副检察长进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受到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增强了党性观念和敬业奉献意识,活跃了党组织氛围,强化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比有标尺的良好风尚。通过支部扎实认真的工作,我校党员队伍建设得到再次加强,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改善,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纪律性不强、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先锋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党组织的形象,亟待在今后努力克服和改进,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真正锻造出一支过硬、业务精湛、刻苦奉献、进取创新的党员队伍,在全校营造争当“五好”,永葆先进的氛围。

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2

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从工作需要出发,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全面加强机关干部的理论与业务培训工作,把学习理论和推进工作相结合、理论实践和理论创新相结合,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思想层次、决策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培训月”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一)为加快交通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交通行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全面提高交通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打造法制交通、责任交通、高效交通、和谐交通,密切结合交通经济、行业管理、作风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工作实际,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我局将教育培训工作放在日益重要的位置,组织全局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促使培训工作有序健康开展,保证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相关制度,根据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如单位集中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自学制度等,并且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创新,保障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抓好各类干部教育培训

(一)以交通系统“廉政文化日”为载体,继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警示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积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注重警示教育的多样化,组织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观看大案要案警示录像,对重点岗位人员个别谈心、个别提醒。及时总结,树立正面典型,大力宣传交通行业三个文明的丰硕成果,大力宣传交通行业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大力宣传执法为民、秉公执法的先进典型,促进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紧紧围绕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中心工作,明确各类岗位创建标准。以突出岗位责任、提升岗位能力、强调岗位奉献、创优岗位形象为目标定位,以岗分类、以岗定标、以岗创优、以岗评先,全力打造我区交通行业一流的政务环境、一流的办事环境、一流的执法环境、一流的服务环境,确保全系统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三)我局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干部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入开展了“引领高雅情趣、提升工作水平”主题读书活动,以读书来引导和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高雅的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位。在全局机关营造“人人都来读书,个个都来争先”的浓烈学习氛围,并要求全局党员干部做好读书笔记。

(四)为了敲响全局党员干部的警钟,组织交通运输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党性党风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确保思想纯洁、作风纯洁、队伍纯洁、清正廉洁。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局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高,认为只要现在工作踏踏实实干就行了,在思想上没有进一步开放,不愿接受新的东西。

(二)是从培训内容来看,与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协调,与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吻合的不够好,还缺乏比较好的教材。

(三)是从培训方式看,尽管做了一些探索,但总体看培训的层次性不够高,针对性不够强,缺乏吸引力和活力。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必将越来越重要,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必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使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为此,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为:

(一)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对接下来的培训工作做整体打算,并保证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培训工作力度,把培训工作当成系统工程来抓。针对上级组织的培训,不论是政策理论、业务素质、教育学习,不论是部门还是个人,都制定考核措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三)继续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积极开展更新的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高我局干部培训效果。

党员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篇3

为进一步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女职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担负起推动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开展“工会女职工干部素质提升”活动,并将今年确定为“女职工干部素质提升年”,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提升为主题,以全面提高工会女职工干部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增长知识锻炼才干增强本领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好、创新本领强的工会女职工干部队伍,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稳中求进、稳中快进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要以“工会女职工干部素质提升”活动为载体,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保障,积极开展学习培训,切实提升女职工干部的“三种素质”,培养“五种能力”:

(一)三种素质:

1、政治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深刻的大局观念,具备科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视野与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行和道德情操。

2、业务素质。具备丰富的工运理论和业务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具备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的综合水平。具备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严谨细致、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及关爱职工、敢于维权的公仆意识。

3、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体魄,能够适应任何的工作环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任何的心理压力。倡导健康工作、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

(二)五种能力:

1、学习能力。加强学习是提升素质的前提。要解决好女职工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要解决好学习方法的问题,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拓宽学习的广度,延伸学习的深度,增加学习的厚度;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夯实理论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既要学政治理论、工会工作知识,又要学企事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与工作实践融会贯通。

2、执行能力。贯彻执行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要雷厉风行地完成上级工会交办的各项任务,做工会工作的坚定执行者;要一丝不苟地落实女职工委员会制订的工作目标,做女职工工作的忠实履行者;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划,做促进单位发展进步的大力支持者。

3、服务能力。服务职工是工会干部的本职。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参与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要推动建立完善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落实职工的民主政治权益;要推动职工文化建设,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参与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把女职工组织建设成女职工群众信赖的“女职工之家”,把女职工干部打造成女职工信赖的“女职工之友”。

4、组织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开展工作的关键。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树立“单位不兴旺,职工没希望”的理念,与单位同舟共济,共同发展;要组织女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为单位发展献计出力;要教育女职工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引导女职工理性合法的表达诉求。

5、创新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敢于实践,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工会女职工工作从工作形式、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三、具体措施

提升工会女职工干部素质,要通过加强新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观摩学习、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进行。

(一)加强培训。利用三年时间将全市女职工干部轮训一遍。要拓展培训范围。对主要干部重点培训、新任干部及时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一般干部普遍培训,重点抓好镇街工会和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确保对各级工会女职工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全覆盖;要丰富培训内容。从工会工作和女职工干部队伍的实际出发,突出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丰富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既要有工运理论,也要有工作实务;既要讲述工作方法,也要传授工作艺术;既要强化专业知识,也要注重综合素质;要创新培训方式。按照“多措并举、灵活实用”的原则,着眼于女职工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方式。要把“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把专家授课与干部交流相结合,通过现场观摩和典型交流,以做代讲、以会代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直观明了的做法,开拓思路,提升水平。

(二)创新载体。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企制宜”的原则,创新载体,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女职工干部素质提升效果,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动脑筋,以干部素质的提升推动工会女职工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开展活动。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市总女职委将组织各市区、市直各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

一是举办女职工干部培训班;

二是举办女职工干部读书沙龙、论坛;

三是举办一系列提升女职工干部素质讲座;

四是开展女职工干部形象展示活动;

五是组织女职工干部观摩学习;

六是召开女职工干部经验交流会;

七是举办女职工干部工作成果展等。

总之,要创造一切机会,组织行业相近、规模相似的基层单位女职工干部进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授课,把活动办到现场、办到基层。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总成立素质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协调、指导、督促素质提升活动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女职工部,具体承担素质提升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科学研究制定各项具体工作安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建立长效机制。

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要结合各自实际,科学研究制定工作规划,推动建立促进女职工干部提升素质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女职工干部学习的管理机制,切实调动女职工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热爱学习、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女职工干部学习的激励机制,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合理规划学习内容,使学习更贴近女职工工作实际,更具有针对性;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细化考评标准,量化考评内容,增强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考评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要加大经费投入,对女职工的干部培训,原则上不收费,其所需费用纳入同级工会经费开支。

(三)加强舆论宣传。

各级工会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绩,要通过宣传教育,让“素质提升”活动理念深入企业、深入人心。要总结推广一批在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及时总结推广女职工干部素质提升活动的新经验、新成果。

(四)抓好检查考核。

要强化考核激励,市总将把女职工干部素质提升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市区和市直基层工会的年度目标考核中。要把实施素质提升活动与完成女职工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与推动女职工工作整体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