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学校管理策划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管理策划方案1
针对侯集中学的实际情况,经过我们现场考察以及根据校方的要求,为确保学生能够正常学习与生活、按时作息、及时上课,我们将侯集中学日常的物业管理分为三大块: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水电及公共设施管理。
一、安全管理
1、成立有校方参与的共管机制。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以及物业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侯集中学物业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协调侯集中学日常物业管理运作,物业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向物业管理领导小组汇报上阶段的物业管理情况,增强沟通,促进了解,有利于物业管理日常工作的开展。
2、从专业物业管理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意见,与校方联手制定学生宿舍管理规定,使学生在宿舍有一个行为规范,便利于管理。
3、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着制服、标志明显。
4、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编排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表,我们所有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交校方一份,以务紧急事件能够联系到,24小时值班不因双休与节假日而中断。
4、抓好消防工作,把消防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和校方合作在学生宿舍每层楼设置灭火器、紧急备用灯、张贴禁烟标志成立义务消防队,做好学生的防火监督教育工作。
5、24小时全面监管。保安与舍管不间断24小时巡逻,保障学生不受侵害,保障宿舍楼内公共设施完好,保障宿舍楼内的治安环境,保障学生人身与物品安全。
6、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来访登记,来访人员经被纺人确认后,本校人士可入内,校外人士须在大厅内等待。
(2)男女生不得互相串宿舍。
(3)按校方规定开关宿舍大门,非规定时间一律拒绝进入宿舍。
(4)每天查寝,对外宿、缺寝人员以及熄灯后点蜡烛、讲话者进行登记,及时回报给校方。
(5)发现打架斗殴现象立即上前制止,并第一时间报校方。
(6)开展意见调查,物业定期(每季度或半年)发放意见调查表,征求学校与学生的意见,了解对物业管理的需求,确保我们能够提供及时、周到、方便的物业管理服务。
7、员工服务态度:员工以发自内心的真诚笑容热情服务,做到文明礼貌、谈吐文雅、遵章守约、移冠整洁、举止大方、动作雅观、称呼得当。
8、我方不承担因学生自身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责任。
二、环境卫生管理
1、实行零干扰清洁卫生服务,学生上课后,清洁工再进行清扫。
2、做好环境卫生宣传工作,把提高学生的清洁卫生意识、纠正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与环境卫生管理相结合,使学生也自觉地参与到环卫工作中。
3、遇到有损害环境卫生行为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和劝阻,决不因人而异,对于极少数屡教不改者采取典型暴光或让其清理干净的方法,在校方的支持下公开其不文明行为以儆效尤。
4、每天上下午各打扫一次,全天候保洁,每小时循环保洁一次,先外至内。
清洁标准:公共场所无明显泥沙、污垢,每100平方米]内纸屑不超过两片,没有1厘米以上的石子;排水沟无明显泥沙、污垢;垃圾箱清运及时,清运率100%,周围无污垢、无积水,离垃圾箱两米无臭味;
玻璃门窗、镜面和灯具标准是:玻璃面上无污迹、水迹,清洁后用纸巾擦拭50厘米无灰尘,清洁后的灯具无灰尘,灯具内无蚊虫,灯盖、灯罩明亮清洁;
楼梯的标准是:保持楼梯清洁,目视楼梯无果皮、纸屑、蜘蛛网、悟迹等;卫生间标准:地面无烟头、污渍、积水、纸屑、果皮;天花、墙角、灯具目视无灰尘、蜘蛛网;目视墙壁干净,便器洁净无黄渍,室内无异味、臭味;
宿舍楼层通道、地面标准:目视,干净,无污渍、无杂物。
三、水电及公共设施管理
1、建立巡视制度。每天上下午两次巡视水电及公共设施。巡视内容:
(1)检查学生生活区公共排污、排水管道有无杂物,发现后做好记录,落实清理工作。
(2)检查生活区内路灯及楼梯照明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3)检查有无损毁公共设施,包括门窗、床铺、桌子、室内照明、电线等,如有上述情况,立即进行维修,如属人为破坏,立即进行制止并视破坏情节轻重报校方后给予一定的处罚。
(4)检查各类管道电线有无破损、断裂、生锈等情况,一经发现立即进行维修并做好记录,保证各类管道电线正常使用。
(5)检查学生生活区大门、围墙等设施是否完好。
(6)配电部分电缆沟(竖井)无水渍、杂物、鼠害,楼层配电箱外观美观、完好、清洁、开关运行无影响等。
2、水电工24小时值班,并把每个水电工的紧急联系方式脚校方一份,以务出现突发事件后联系。
3、宿舍楼内所有因维护不善而损坏的财物由我方承担,但我方不承担大修、更新换旧以及新投入设施项目的费用。
学校管理策划方案2
教师工作总体分为三大块;一、教学管理;教师考勤、班级管理、团队管理、科室管理。二、教学业务;包括备、教、改、辅、考、学等。三、教学实绩;参照上学期成绩看三率(提升率——全班进步人数,看是否进步,及格率——全班及格人数,看是否均衡,高分率——全班高分人数,看是否有人才)
二;教学业务
(一)、备课;严格按学校备课要求规定,要提前一周备课,不能临教临写,更不能教后补写。教学目标写清三个维度,重难点突出,教案书写要工整、格式规范,每一堂完整的教案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后记或反思。重在课前资料积累和课后反思,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教案检查分定时和抽查,不按时交教案,一次从最后得分中另扣1分。举办一次优秀教案展,参加者另记1分,评优者另加1分,不交教案不记分。
(二)、上课:教书育人,严格按学校课堂标准上课,方法得当,不缺课节,富有改革创新精神,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学期学校举行一次教学展示活动,由所有听课教师打分排队,分出三个等次,各占三分之一。(对成绩不满意者可申请再次听课,有进步者可在原分基础上再加分。)如果没有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要求及时上课,如上课迟到、早退、离岗、没有进行候课、随意调课每人次在此项得分中另扣分,旷课一节扣2分。(此项不打负分)
具体要求;
1、严格按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不随意挤课、调课、占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得随意离开教学场所。
2、思品、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副课,要根据条件上课,任课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3、上课前应事先做好课前准备(如课件、录音带、小黑板、器材等),候课要及时,无教案不得进课堂。
4、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不能嘲笑、歧视、辱骂差生,不能剥夺学生上课的权益,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板书工整,书写、演示规范,可视性好。
6、构建和谐课堂,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7、发挥课堂评价激励功能,适时、适度、形式多样地激励评价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
8、发挥课堂最大教学效益,进教室上课要关闭手机,无特殊情况不拨、接电话,不会客,不走出课堂。
9、课堂得分标准参考《课堂教学评价表》
(三)、作业:按学校作业规定分出等次,检查类型分为定期和抽查,检查内容分为常规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和特色作业,艺体美等学科必须成立5人以上的兴趣或活动小组,每周活动不少于一次,并有相应的计划、点名、活动记录等。由教导处根据平时检查、调查学生等情况记分。此项成绩作为此类学科的作业成绩分。另外其他没有作业的学科另得分。
具体要求
1、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两类。
2、语文学科除教材规定的作业外,三至六年级应有日记本和小作文本。日记至少每周两篇,小作文一周一篇;一、二年级提倡有写话本,每周写几句话。
3、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所有课堂作业、要全部批改,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除作文可在下次做之前批完外,其他作业尽力当天批完,作文要有眉批、总批,(写话、日记只要求改通句子,改出错别字),评语用词要规范,多写鼓励评语。
4、教师批改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有机结合,作业中所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讲评。同时,要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进程,调整教学行为。
5、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应当规范统一,要求及时改正,并根据作业情况可给予鼓励,写上批改日期。
学校管理策划方案3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促进有效教学”课堂变革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其中学校课程主要以写字教学为主;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环保教育、课外阅读以及数学与科学的课外拓展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读书节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
每周按五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
一、二年级每周:语文(9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2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地方和校本课程(2课时),共26课时。
三、四年级每周:语文(7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五、六年级每周:语文(6课时)、数学(4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
英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3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综合实践和学校课程(4课时),共30课时。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这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表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学校管理策划方案4
为了加强的教职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规范教职工工作秩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完成,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现依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作如下要求:
一、作息时间制度:
1、教职员工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中午12:55上班,下午4:15下班。
2、实施晨间管理制度,班主任7:20进入班级管理,并安排好晨扫事宜。
3、总护导7:00上岗,护导老师7:10上岗,指导学生课间安全活动。
4、二分钟预备铃响,任课老师即进教室,带好所需用品,组织管理眼保健操、室内操,课内不随意离开教室,无特殊原因不得擅自让学生离开教学课堂。
5、每月的第一周为大升旗仪式,全体教师7:35到达指定地点。
二、考勤制度:
1、建立考勤登记表,各部门设立考勤负责人,将每位教职员工的出勤情况用表格的形式记载下来,作为考评的依据。
2、实施考勤的基本单位由各部、处、室自行确定。
3、考勤表由考勤单位保存一年,以备查询统计。
4、教师每月迟到累计5次以上(含5次),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情节严重者另下浮结构工资5%——20%。
5、教师未经部门请假无故离校者视为旷工处理(按教育局相关规定执行),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并视情节轻重及态度好坏给予进一步的处理(如与考核、岗位聘任挂钩)。
6、升旗仪式、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外出听课、培训)擅自缺席者视矿工处理。
三、几种休假制度及待遇:
(一)病假:
1、工作时间因生病出外就诊需要先向所在年级部登记请假,离校就诊半天以上或每月离校就诊时间累计超过24小时则按照病假处理)
2、教职员工请病假必须有医院出具的病假单,经部门领导批准(特殊情况应及时电话告知所在部门领导),方为有效。
3、病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两天以内(含2天),持病休证明,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并登记备案,同时报校长室备案。
(2)、3天以上,报校长办公室,经主管校长批准,并登记备案。
(3)教师病假相关资料,部门应每月上报校办存档。
4、病假待遇:
(1)、教师休病假应按有关规章扣除相应课时工资,免发当月全勤奖奖励。
(2)、教师持有病假单,如能按学校安排的课表上完当天的课,在完成工作量的情况下,经部门主管同意回家休息则不扣课时工资。
(3)、长病假按上级部门统一规定办。
(二)、事假:
1、教职工因事请假,必须事先向有关部、处、室提出申请,说明原因,得到批准者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请假。
2、有事需离校2小时以内者经年级部批准,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方可离校。
3、事假的批准权限及手续:
(1)、事假在2天以内(含2天),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并上报校长办公室。
(2)、事假在3天以上,由所属部、处、室主任签署意见,并报主管校长批准。
(3)、部、处、室负责人请假,需经校长批准。
(4)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外出开会,需把会议通知交校办备案。
4、事假待遇:
(1)、事假一天以上扣课时工资,免于当月全勤奖奖励,月累计3天,按规定扣除相应国发工资。
(2)、事假累计超过5天者,扣除当月部分结构工资外,还要扣除当年部分的年终考核奖,并按规定扣除部分国拨工资。
四、加班奖励制度:
1、教师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带学生外出活动(如参加各类比赛、演出,进行社区服务等)校内加班1天30元,校外加班一天40元。
2、职员加班,在学校认定的情况下来校完成工作者,加班费20元。
学校管理策划方案5
一、课程管理的含义: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广义而言,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狭义而言,课程管理指对课程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学校内全体教师对学校内课程系统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二、课程管理的内容:
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管理,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重要管理活动和职责。
从课程行政管理角度来说,课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于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与课时的规定等的管理。
(2)关于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对于国家课程标准、地方标准、学校评价标准、教科书拟定标准、教科书标准等的理解与探讨。
(3)关于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年度教学计划的拟订、教学日数与课时的确定、课时表的制作等。课程编制是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
(4)关于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材研究、教学目的的确定、教材教具的检点、教案的编写、班级管理的指导等。
(5)关于课程实施的条件:主要包括教材教具的整顿、设施设备的整顿、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的选择等。
(6)关于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指导、测验管理、课程的改进等。
三、课程管理政策: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概念,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基础教育课管理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管理扩大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地方和学校也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地方和学校从原来对课程的机械接受、被动执行,转变为分别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享有的课程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与中央一起共同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四、学校课程管理目标:
(1)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开齐开足课程,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2)在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间的关系,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逐步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稳步推进课程校本化的进程,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教与学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争取更高更优的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5)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6)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7)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五、学校课程管理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在课程上给予保证。
2、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课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校长应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职责,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4、立足学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六、实施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办法。给新时期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对国家课程的管理。
1、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新型
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2、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根据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分科课程或综合课程;同时,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办出有课程特色的学校。
(二)加强对地方课程的管理。
1、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和完善我省地方课程体系和管理、开发机制,提高我校基础教育质量。
2、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优化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3、加强校研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的队伍建设,提高我省管理与开发地方课程的能力。
4、地方课程的实施。
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加强地方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发展和提高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实施、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5、地方课程的评价
学校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切实开好地方课程;将地方课程的教学应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纳入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内容。
地方课程的评价。建立以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机制。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要多样化;重视对地方课程实施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普遍使用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三)合理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成长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我校根据现有条件和资源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1、完善组织。
建立完善组织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并由教导处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
2、制定方案。
我们根据校本课程所具有的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学校的特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研究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科研等作了周密而又长远的部署。
3、编写教材。
学校管理策划方案相关文章:
★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活动方案5篇
★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方案4篇
★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方案4篇
★ 宣传学校策划方案4篇
★ 周末学校开活动方案4篇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计划书5篇
★ 大学校园活动策划书4篇
★ 建设美丽校园活动策划案5篇
★ 有创意学校活动策划方案5篇
★ 大学生校园活动策划方案5篇
上一篇:学校学习道德模范活动方案
下一篇:学校工作方案范文